病毒采样管主要应用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如H7N9)、手足口病毒、麻疹等病毒标本以及支原体、脲原体、衣原体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病毒及相关样本的冷藏状态下(2-8℃)的48小时内保存与运输。病毒及相关样本的-80℃环境或液氮环境中的长时间保存。
病毒保存液主要由:Hank\\\\\\\\\\\\'s液基础、庆大霉素、真菌抗生素、生物缓冲剂和氨基酸组成。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维持病毒的活性,降低病毒分解速度,提升病毒分离的阳性率。
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率低的标本采集环节。
临床医生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扰,患者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两次拭子核酸检测均阴性,那该怎么办?亦或者两次拭子检测阴性,但周围多名与其接触者均被确诊,他是真阴性?还是假阴性?如何采集标本才能提高准确率。
《WHO 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推荐首选同时采集上呼吸道标本(鼻咽和口咽)和下呼吸道标本(咳痰、气管吸出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下呼吸道标本易于获得时(如机械通气),可仅收集下呼吸道标本。
对于轻症或无咳痰患者,上呼吸道拭子如何选择?对于流感的检测,《2018 IDSA季节性流感的诊断治疗预防与暴发处理指南》中建议鼻咽部拭子优于其他上呼吸道标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拭子采集是否也是鼻咽部更优?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也推荐选择鼻咽部拭子。
注:
× 不要从鼻孔或扁桃体上采样
× 不建议雾化导痰
√ 下呼吸道标本(相对于上呼吸道标本)更可能呈阳性
√ 对于怀疑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特别是肺炎或严重疾病的患者,单个上呼吸道标本不能排除诊断,建议增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标本。
采集拭子及转运介质
植绒拭子有助于新冠病毒的收集以及释放,优于传统的纤维拭子。强烈建议使用植绒拭子进行采集,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准确率
标本采集部位:
很多专家从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认为,鼻咽拭子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下呼吸道采集的痰、肺泡灌洗液标本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的口、鼻咽拭子采集的标本(这也是这两天被广泛评论的某患者咽拭子标本三次核酸检测阴性,收住院后在抢救过程中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的原因),但下呼吸道的痰、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难度大、易引起患者喷射导致采集操作者感染风险大,一般情况不建议使用(气管切开、上呼吸机抢救病人可用)。近期发布的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将标本采集“咽拭子”更新为“鼻咽拭子”。为了提高检测阳性率,建议采集同一病人多部位标本,合并进行检测。比如,用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同时采集标本,然后放到同一采集管中送检。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疑似患者,同时采集粪便或肛拭子进行检测。
标本采集方法:
近期用于2019-nCoV核酸检测标本主要是口咽拭子,采集时让患者张大嘴后用特制棉签或小刷头刮取其咽部采集带病毒标本。如果平时医护人员咽拭子取样不多,刮取标本时患者的反应又比较大,往往导致刮取标本的位置不对,或力度和时间不够,没有刮取到带病毒的标本或刮取到的带病毒标本量少,最后导致检测结果阴性。
标本运输及保存条件
2019-nCoV为RNA病毒,很容易被外源性或细胞破坏后所释放的RNA酶降解,而影响最后的检测效率。严格来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到实验室(疾控中心、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尽快完成检测。标本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二十多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也可能是造成最后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原因。近期有人提出使用防病毒核酸降解标本采集管,但目前此类产品数量少、成本高、实际应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评价。建议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及时检测(4小时)。如因某些原因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送检或及时检测,应将其置于4℃保存(24小时)。24小时内不能检测的标本,建议于-70℃以下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