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使产业形态由链条转化为生态系统,同时,企业的战略思维由资源掠夺变成了系统开放和共享,甚至是跨业合作与开发。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激发和衍生了新形态下的新服务模式。其中包括汽车后市场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汽车延保。
汽车延保市场的价值潜力到底有多大?
汽车后市场归根到底是一个服务的市场,但中国的车主们在汽车消费一直被4s店挟持着,高昂的服务费和保养让本身产品的性价比大打折扣。说起汽车延保,常常有人问,汽车延保到底是什么?其实汽车延保更偏向于汽车本身内部的一种延长保险,它提供超过厂家保修范围的维修服务,是一种对汽车更理性的投资,与一般车险的保车辆外部及第三方责任是不同的。
那汽车延保到底价值有多大?近日,瓜子二手车发布《2016年汽汽车延保调研》,调研显示,现在车主对爱车的保养非常重视,通常选择专业的4S店保养。值得关注的是,有八成车主在购买 新车时会购买相应的汽车延保服务,即使是购买二手车,也有77%的车主愿意购买汽汽车延保服务。可见,养大于修是现在车主对于汽车的一个态度。举个例子:我们按一辆私家车平均使用5年时间计算,如果车主所购车型保修期为3年/6万公里或更长,在车辆的使用期中,会有一大半的时间处于保修期内。如果再购买一款延保产品,就会让车辆一直处于保修期内,这样车主既省心又省钱。并且,车辆如果在延保期限内进行置换或转手,延保服务也可以随着转让,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也能提高车辆的转手价格。
据相关人士介绍,买了延保服务能减少汽车过了保修期之后的维修费用和麻烦,还能为车主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车主李先生是2010年前后购买的汽车,现阶段行驶车辆已经有6年多了,随着公里数越来越高,也担心汽车内部出现问题,打算马上购买车延保,一直在多种平台上寻找性价比高的汽车延保产品。
汽车后市场服务中,延保对于汽车的经销商和受众在未来都是一个汽车行业的价值导向,尤其面临大量二手车交易的场所,一份有价值的保单会更加强行驶的信任度。
目前全国有过亿的汽车保有量,以件均2000元的汽车延保费用来计算,这将是一个总量过千亿的“大蛋糕”。
互联网+延保新态度,用大数据细分车主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第一梯队企业营业额占比只有0.1%左右,全年营业额只有5亿元人民币。美国汽车后市场的领先者AutoZone年营业额占据美国后市场份额的3.7%,达到86%美元。数据表明国内的汽车后市场是存在很大的机遇的。
对于汽车延保,大多数人了解到的业务以及购买都是在4S店内。但4S店本身产品就具有价格的硬伤,更无法细化某个领域,综合下来后,对于汽车延保本身能够发挥的价值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而互联网汽车延保产品往往能够对症下药,真正获得汽车延保所能带来超值力量。
一方面,在价格和保修模式上会贴近消费者,价格往往是4S店的三分之一,保修流程也更方便快捷,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通过一个汽车延保产品更能辐射其他自己的汽车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累积消费群体以及大数据定位,对于车主行驶习惯、汽车消费统计等方面会让车主更明白自己的驾驶习惯,加深自己与汽车本身的连接度和参与度,从一种被动的接受到一种主动的了解。真正实现在行驶过程碎片化的管理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在现阶段汽车互联网延保的发展当中,企业确实对用户的数据把控更加的重视,更看重自己所在的平台能够利用数据化的细分和产品的互动能够辐射到怎样的维度。
服务叠加:汽车延保为基础,福利无上限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汽车保险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价格比较,同样的一份车险或者汽车延保,价格的差别是来源于业务本身保证的范围大小而制定的,与车主本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打个比方,一个刚刚开车的小女孩和一个十年熟路的老司机所交的险额是一致的,其实这本身并不合理。
基于这种情况,如何能准确划分人群,将价格的细分做到真正的极致也是近两年许多汽车企业所考虑的。在这一点上,车娃娃的汽车延保已经做到。车娃娃与太平洋保险通过异业合作,把汽车延保和车险进行了一种叠加折扣,通过车娃娃延保中附赠的GID监测,车主本身会对自己驾驶习惯进行监测,在几个月后判断自己是否列入“好车主”行列当中,如果是,那在第二年缴纳车险的时候将会得到不同等级的返利。这样一来,车险和汽车延保在互动性上就有了一个有力的联合。通过一份保单,还能进行其他服务的价钱细分,所有汽车延保所散发的福利,实在是一块令人垂涎的“香饽饽”。
面对汽车后市场服务的远景观望,互联网的车延保产品将让消费者与车辆本身,周边服务进行更深密切的联系。整体的汽车服务领域,将会是一个产品的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汽车服务体系。针对于汽车延保的服务领域,我相信它会延伸出更利于车主本身的利益点和需求点,通过一份汽车延保,得到了自己真正的行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