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各种机械设备中90%的材料都是由金属制造的,由于金属的选材不当或使用不当会造成材料的过早失效,严重的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作为机械行业中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产品使用前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检测过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机械行业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检测就是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随着现代冶金技术的进步,更进一步证明了一些具体元素的重要性。元素种类和配比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材料是否能通过后续的处理而达到要求的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通常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对未知金属材料测定其主要成分,鉴别材质。
定量分析:按标准对相应材料牌号或要求的金属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要求或标准。
测试方法:
直读光谱法、ICP或AAS法、X荧光光谱法、碳硫仪法、氮氧仪法、测氢仪法、化学滴定法、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电位滴定法等,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方法。
现场金属成分检测和材质鉴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PMI 移动式光谱仪 (主要针对钢材); 手持式 X-Ray 荧光检测仪。
钢材化学成分有哪些?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O、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机械力学性能。一起来了解一下钢材化学成分。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0.52%。
钢中有益元素有锰、硅、钒、钛等,控制掺入量可冶炼成低合金钢。钢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别注意控制其含量。
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
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少量熔于铁素体内。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