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间接效益,所以评价雨水利用更应该看它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1涵养地下水产生的效益
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通过绿地、透水性地面等将雨水渗透地下,或者根据情况直接将雨水回灌地下,能够起到涵养地下水、防止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的作用。另外,地下水补充的足够多时,还可以抽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等。同时,地面土壤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1.2美化环境产生的效益
水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美化环境的物质,而到了近代,由于工业的兴起、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张、污染的加重,使得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很多以水为主要特征的景观都不存在了。而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也要满足人们美的享受。美化环境,使世界呈现自然风貌,是人类共同的目标。通过雨水利用能够补充水体、滋养绿地、补充景观用水,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
1.3防洪产生的效益
雨水合理利用具有防洪的作用。由于城区的扩张,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使城区的雨水径流峰值明显增大。流出时间缩短,当出现较大的降雨时,造成市内雨水积存,影响交通,破坏建筑物,给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暴雨季节排水压力增大的矛盾。雨水渗透和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此外,人们认识到城区雨水的快速排出增加了接纳水体洪涝危害、河岸侵蚀和污染物冲击负荷,还造成合流制系统中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困难及一部分雨污水合流外溢而污染水体。雨水利用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地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和路面积水问题。
1.4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
据分析,为消除污染每投入1元可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是3元[10],即投入产出比为1:3。雨水收集和入渗可以大大减少污染雨水排入水体,也减少了因雨水的污染而带来的河流水体环境污染,这样因减少污染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
1.5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
雨水渗透与利用后,减少向市政管网排放雨水,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也减少市政管网的维护费用。管网运行费用为0.08元,m3,则雨水渗透与利用每年可节省巨大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