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库存量的增加,也折射了公司的颓势。截至2018年末,公司存货余额25.34亿元,同比增长8.1%,占年末公司总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29.16%、48.6%。
存货收入比是服装企业健康度与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拉夏贝尔存货余额较2015年出现下降,为17.1亿元,这一数据在公司高速扩张中显得非常良性。当年公司存货收入比为20%。
但在2017年实现上市后,公司存货余额陡增至23.4亿元,存货收入比为27%,2018年继续增长。
何以上市前后,变化如此戏剧性?拉夏贝尔是否存在IPO之前依靠线下扩张实现收入增长,依靠推迟费用确认、做低成本来优化利润表的情况?
频生的乱象
管理层频频离职、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前后矛盾的融资等现象,为公司存在的财务疑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佐证。
伴随着拉夏贝尔上市前后的财务数据变脸,上市后公司管理层频频离职、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前后矛盾的融资等现象,为公司存在的财务疑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佐证。
作为A股的次新股,拉夏贝尔并非资本市场新人。
2014年10月,拉夏贝尔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集资净额16.06亿港元。
次年10月,拉夏贝尔递交了A股招股书,无果后2017年再次冲刺A股IPO,募集资金与募投项目与2015年招股书所写相同,与赴港上市的募集资金用途一致——90%的募集资金用于扩张零售网络。
2018年9月,在拉夏贝尔上市刚满一年便欲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15.3亿元。2018年12月,公司将可转债募资规模缩减至11.7亿元;2019年2月,公司宣布终止发行可转债计划。不过,拉夏贝尔在今年1月公告拟发行不超过4亿元的中期票据或超短期融资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