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利用镜把光反射来形成图像。
1817年苏格兰科学家和发明家大卫·布儒斯特爵士发明万花筒。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
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
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来的呢?原来是靠玻璃镜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而镜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成像的,这种成像原理我国远古时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书《庄子》里就有“鉴止于水”的说法,即用静止的水当镜子。据说真正的万花筒玩具是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布尔斯答于1816年发明的,而我国民间也很早就有了这种玩具,而且有创新,生产出了许多新型的万花筒。万花筒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制作,通过光的反射而产生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