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的演化过程:
第一阶段:独立开发 典型代表:IBM
这个阶段是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整合成硬件+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零开始设计开发,适用于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只有少数企业可以“享受”的起。
第二阶段:软件包 典型代表:SAP
这个阶段是将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固化在软件产品内,比如ERP软件常说“ERP不只是管理工具,更是一套管理思想”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软件厂商的代码可以复用,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首次投入。但是软件内置的是别人的最佳实践,直接套用往往造成企业“水土不服”,本质上是企业在适配软件,而不是软件适配企业,落地风险较大。
为了解决软件包产品与企业需求的适配问题,行业内的做法有如下三种:
-
在软件包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对企业来讲,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
-
按模块功能做专业细分,如OMS、WMS、CRM、HRM等等,对企业来讲,选型成本高,容易重复投资,功能彼此割裂造成数据孤岛。
-
堆叠功能通过参数开关配置来实现企业需求,比如Oracle的JDE的功能参数有几千个,SAP上万。对企业来说就是花钱买了一堆也许用不到的功能,还要再花一笔冤枉钱额外投入实施费用去做减法;产品臃肿复杂,学习成本高,企业相应的培训支出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