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认定需要注意!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当年”、“最近一年”和“近一年”都是指企业申报前1个会计年度;“近三个会计年度”是指企业申报前的连续3个会计年度(不含申报年);“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是指申请前的365天之内(含申报年)。
(二)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且人员需要有合理的架构,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人力资源体系,符合公司技术需求。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如果企业在早期阶段没有建立研发费用专账,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逐项进行收集和调整。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企业也需要提前归集研发费用,高新收入也是如此。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另外,宏邦提醒各企业还需注意:
1、企业需要尽快获得自主的知识产权
企业必须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类型分为I类和II类。例如,第一类中的发明专利具有更高的分数,但是从申请到授权需要2-3年;II类为实用新型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7-14个月。企业需要将知识产权申请列入议事日程,为未来的高新申报奠定坚实基础。
2、预先规划研发立项,规范组织管理制度
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几乎不会关注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的立项、梳理等工作,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可能不知道如何梳理,虽然技术人员知道做了哪些研究开发活动,但是不能形成系统的书面材料。
企业要在前期做好项目规划与定位,做好立项评估,注重立项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风险可控;同时还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术难题,以此推动企业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其在评分中拿到高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是不能临时赶工,企业有必要针对高企认定必要性的指标提前做好规划,有助于企业提高认定成功率。所以意向申报2020年高新的企业,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着手准备明年的申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