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产品详情如下:
—————————产品参数—————————
中文别名 |
麦芽糖糊精 |
英文名称 |
Maltodextrin |
CAS号 |
9050-36-6 |
分子式 |
(C6H10O5)n |
分子量 |
122.1224 |
性 状 |
浅黄色粉末 |
包装规格 |
25kg/袋 |
用 途 |
广泛应用于饮料、冷冻食品、糖果、麦片、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还可应用于纺织、日化、医药生产中。 (1)麦芽糊精添加于奶粉等乳制品中,可使产品体积膨胀,不易结块,速溶,冲调性好,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用在豆奶粉、速溶麦片和麦乳精等营养休闲食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速溶增稠效果,避免沉淀分层现象,能吸收豆腥味或奶膻味,延长保持期,参考用量10%~25%。 (3)在固体饮料,如奶茶、果晶、速溶茶和固体茶中使用,能保持原产品的特色和香味,降低成本,产品口感醇厚、细腻,味香浓郁速溶效果极佳,抑制结晶析出。乳化效果好,载体作用明显。参考用量10%~30%。适于生产咖啡伴侣的DE24~29的麦芽糊精,用量可高达70%。 (4)用于果汁饮料,象椰奶汁、花生杏仁露和各种乳酸饮品中,乳化能力强,果汁等原有营养风味不变,易被人体吸收,粘稠度提高,产品纯正,稳定性好,不易沉淀。用于运动饮料,麦芽糊精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中,热能的供人消耗易保持平衡,肠胃消化吸收的负荷小。参考用量5%~15%。 (5) 用于冰淇淋、雪糕或冰棒等冷冻食品里,冰粒膨胀细腻,粘稠性能好,甜味温和,少含或不含胆固醇,风味纯正,落口爽净,口感良好,用量10%~25%。 (6) 使用于糖果时可增加糖果的韧性,防止返砂和烊化,改善结构。降低糖果甜度,减少牙病,降低粘牙现象,改善风味,预防潮解,延长保质期,用量一般10%~30%。 (7) 用于饼干或其它方便食品,造型饱满,表面光滑,色泽清亮,外观效果好。产品香脆可口,甜味适中,入口不沾牙,不留渣,次品少,货架期也长。用量5%~10%。 (8) 麦芽糊精在各色罐头或汤羹汁类食品中,主要的作用是增加稠度,改善结构、外观和风味。用于固体调味料、香料、粉末油脂等食品中,起着稀释、填充的作用,可防潮结块,使产品易贮藏。在粉末油脂中还能起到代用油脂的功能。 (9) 在火腿和香肠等肉制品中添加麦芽糊精,可体现其胶粘性和增稠性强的特点,使产品细腻,口味浓郁,易包装成型,延长保质期。用量5%~10% |
|
|
|
|
|
|
本公司郑重承诺:
1、凡在本公司购买的麦芽糊精,在同一时段内一定做到比同行业低。量大详谈。
2、本公司视产品质量为第一服务准则,所有产品均会检测合格出厂,值得信赖。
3、本公司和各大快递公司、物流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先发货且运费实惠。
4、坚持客户至上,用心服务。我们坚信,销售永远都是都是从售后开始的。
武汉吉业升化工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大省份及城市均有销售: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陕西、山西、重庆、四川、福建、上海、河北、吉林、辽宁、广东、广西、贵州、北京等,客户遍布全国。
--------------------------------------------------------
--------------------------------------------------------
产品相关行情资讯介绍:
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开始陆续反馈意见。随着“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清单被晒出,此轮绿色风暴反馈之细、措辞之严引发了业界关注。
首批“环保钦差”交上抢眼答卷 层层压实治污责任
首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落幕,也意味着新一轮反馈正式拉开序幕。自10月16日起,关于10个省(区)的专项督察意见将相继亮相,并同步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案卷。“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会不会只是一阵风”,这个问题曾两度被提给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的环保主管部门,如今有了肯定的答案。
在此之前的近两个月里,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上述10个省(区)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并同步安排相关领域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其中,山西省、安徽省、辽宁省均是“双组长”,即省委书记和省长同时出任领导小组组长。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环保钦差”已在全国掀起绿色风暴,共问责超过超过1.6万人,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近9万个,累计罚款十数亿元。
但在百姓点赞的同时,不少人担心督察成效无法持续。为此,今年五月,中央环保督察杀了一个“回马枪”。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对江西、江苏、内蒙古三省、区问题进行了反馈,推动解决了3万多件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诚如内蒙古整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大力推进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治理,呼伦湖年入湖水量增加到11亿立方米。
同时,仅6省(市)就超过5600人次被问责。另据公开资料,督察组受理的逾36000件群众生态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共责令整改近30000家,累计罚款近6.9亿元。其中,“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成为通病。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还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而“假整改”的问题普遍存在,说明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相当多,完成任务的压力相当大,也说明地方应对环境污染的治本手段有限